马敏
回顾我六十年的人生,虽然波澜不惊,但一路走来也颇为曲折艰辛,虽有成功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奋斗中的坚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信矣!人是必须要吃些苦方能真正成熟乃至成功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两段经历对我影响至深:一是1974年夏至1976年底两年半的知青生活,我称之为“土插队”;一是1989年夏至1992年初两年半的出国访学,我称之为“洋插队”。
知青生活经历不仅是吃了许多苦,更重要的是使我接触到了真实的中国农村社会,了解到了什么叫“一穷二白”。我上山下乡的地方是位于大凉山的汉彝杂居的冕宁县团结公社,这里是安宁河的上游,也是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彝区时刘伯承将军与彝族首领小约丹歃血为盟的地方。虽然风光秀丽,春来山茶花、迎春花满山满谷,热烈绽放,但生活条件却异常艰苦,以玉米、土豆为主粮,青黄不接时闹粮荒是常事。自己既有过挨饿受冻的经历,也有过抗洪抢险时在激流冲击下九死一生的惊险。我还曾经在公社小学当过半年语文代课教师,是教师级别中最底一等,属于编外。但因书教得好,学生喜欢听,同样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若干年后,当年与我一同插队、一同当代课老师的冯钟先生偶然回到我们插队的地方,曾经教过的彝族学生都已正大成人,但其中一位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冯老师,并一再追问:“同您一起教过我们的马老师现在在哪儿?”我真不敢想象,30多年后这位曾经的小学生还记得他们当年的老师,而且仅仅是一位只教过他们半年的代课老师,可见,“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都已成为一笔人生的宝贵财富,无论再遭遇什么样的磨难,都能咬牙挺过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知青精神”,也是那一代人中不少人成为今天中国社会栋梁的秘密所在。
与上山下乡的“土插队”相比,出国深造的“洋插队”虽然并不存在生活上的“苦”,但置身异域文化中,却难免一份精神上的“苦”。记得一人初去美国时,最难挨的便是漫漫长夜中那种挥之不去的孤独和乡愁。不过,这毕竟是短暂的阵痛,一旦适应了国外的生活,更多则是打开眼界的新奇和收获。不为学历为学问的较长时间的访学,使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接触美国一流大学的学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在真切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又通过对比反观中国文化,从而获致更深刻的理解,不仅拓展了国际视野,也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
正如我在许多场合所说过的,无论对学者而言,还是对大学领导者而言,一定的国外学习经历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世界的眼光,既要当好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也要学会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世界公民。“我们当校长也好,当老师也好,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定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要从世界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才能够兼收并蓄,使自己及学校都能够有所追求,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自担任校长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推动华中师大的国际化进程,其实,这正是若干年前在美国、英国实地观察诸如普林斯顿、耶鲁、牛津、剑桥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结果。在这些大学中的实际体验,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大学一定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创新的灵感往往源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国大学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与国际化进程相结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