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王

演练评估报告(反恐演练评估报告)

小王 2023-06-06 61 抢沙发
演练评估报告(反恐演练评估报告)摘要:   分享主题:《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7·完结  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作者:陈中  出版信息:机械工业出版社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摄...

  分享主题:《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7·完结

  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

  作者:陈中

  出版信息:机械工业出版社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摄影师Zsolt Hlinka

第七章:复盘的步骤

  

  联想集团根据自己多年复盘的实践,总结了复盘的步骤,包括4步: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

  在联想复盘步骤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具有参照性,我们可以将复盘分为8个步骤:回顾目标;结果比对;叙述过程;自我剖析;众人设问;总结规律;案例佐证;复盘归档。

  复盘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步骤是复盘的流程,可以保证复盘的进展是有序的,也能保证每个参与复盘的人都知道如何参与,从而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可能在复盘中得出有价值的认识。

  复盘的态度:开放心态;坦诚表达;实事求是;反思自我;集思广益。我们要让复盘成为一个共同参与、职责明确、共同思考的工具。明确每一步骤应该做什么,每一步参与复盘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要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

第一步:回顾目标

  

  复盘开始的第一步,回顾复盘事件的目标。目标给我们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里努力,也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通过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我们就知道一件事情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不明确目标我们就不知道该往何处使劲。

  在复盘的开始进行目标回顾,就让参与复盘的人心里都有了一面旗帜,知道自己要讨论什么、如何评判。

  目标有质和量的属性,相对于质来说,目标更加强调量的属性。在强调量的时候,质的属性也就包含其中了。目标的量的标准也就定义了这个目标质的标准。在回顾目标的时候要确定所说的目标是自己做事时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当一个目标被叙述的时候,要多问几个问题:这是自己当时要的吗?这是客户要的吗?这是最终的目标吗?会不会是用手段替代了目标?

  能不能解读出什么是真正的目标这是一个人职业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将手段当做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

  回顾目标的时候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技巧可以注意加以利用,那就是将目标展示出来。所谓将目标展示出来就是将目标一直很清晰明确地在某一个地方写出来,每一个参加复盘的人都能看到,而且很轻易就能看到。这可以是写在白板上也可以是投影在屏幕上。

  将目标展示出来应该要在显眼的地方展示,这样可以在复盘的过程中时时回到目标,不会中途忘记了目标也不会偏离目标。保证复盘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

第二步:结果比对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回顾完目标之后就应该进行结果比对。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找到实际的结果和希望的目标之间的差别。

  结果与目标的比对有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1、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

  2、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要好

  3、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

  4、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

  5、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0.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然后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除了与目标进行比对外,如果有可能还应该与“行业”平均完成情况进行比对,这样不但可以知道结果在行业中的位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当初的目标是否合适。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掘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结果比对也应该像“回顾目标”那样展示出来,让复盘参与人员随时随意可见。

第三步:叙述过程

  

  回顾了目标、比对了结果,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去进行分析,而是要进行“叙述过程”这一步。如果在“结果比对”之后就进行分析,不管是自我剖析还是众人设问都缺乏一个共享的“背景知识”。这一方面让自我剖析失去了共同思考的基础。将自我剖析变成了另一种的信息传达。另一方面也让复盘的参于人员不知道如何设问、或者问出的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信息类问题。

  过程叙述目的是让所有的复盘参与人员都知道事件的过程,了解做的事情,知道细节,拥有共同的共享知识。这样大家可以在相同的意义上讨论概念和问题。面对自我剖析得出的原因和结论,大家有可以判断的依据。在设问的时候也可以更加深入,而不是停留在信息层面,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

  叙述过程的方法有情境重现法则和关键点法则,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细节、全面和完整。叙述过程传达给复盘参与人的信息必须尽可能和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一致,也必须尽可能和自己做事时候的过程一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推荐“照本宣科”的方法。

  “照本宣科“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贬义词,但是在复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忍受自己虚荣心的冲动和别人可能投来的鄙夷眼光,还是要照本宣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叙述过程中信息不出错或者少出错。

  照本宣科地关键除了要照着本子说之外还在于要有一个“本“。”本”来自对做事过程的文字记录。在复盘之前自己对做事的过程用文字形式进行整理就可以形成复盘中要照本宣科地“本”。用文字整理记录事件的过程就是一个动脑重现和回忆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梳理,是对逻辑的训练;它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重现整个事件,是对思维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对文笔的训练。

  通过文字来记录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检查出,是否有细节没有深入到,从而也就可以做到拾遗补缺,得出一份完整全面的关于事件的“本”。写出来也是一次自我复盘的过程。只要我们都知道每件事情都可能在事后要进行复盘,就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完成之后,立刻进行文字整理,将事件的文字整理工作化整为零。

第四步: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哪些问题、有哪些成绩,并试着去找出原因,发现规律。自我剖析是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它让你自己解剖自己,自己先给自己扎一针,这样后面别人给你扎针的时候就有了准备,也能够对比。既在心态上已经有了准备,在思路上也能够对比思考。它让你用今天的眼光和能力去审视昨天的做法,自己努力去从昨天的行为中学到对未来有用的信息。它也能让你看到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有何成长。

  自我剖析的时候要客观,要能够对自己不留情面。自我剖析的时候,根据“结果比对”部分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思考,以期明确在结果中有多少是自己努力带来的,有多少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区分是自己努力还是外在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可控性概念来进行。

  自我剖析的时候可以将事情的完成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阶段划分。这个逻辑可言是时间节点,可以是业务流程节点,也可以是业绩节点。在划分了阶段之后再对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按照可控性程度进行划分。所谓可控就是事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包括时间和质量。半可控是指事情只能部分由自己掌握,可以是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确定,或者是质量无法由自己完全把握。不可控,是指事情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由别人确定,自己最多可以沟通、协调、联系。但是,什么时候完成、做得怎么样完全不由自己控制。

  对于不同可控程度的事情,自我剖析时候问的问题和比对标准不同:

  1、可控的:是否尽量做到了最好?是否至少不低于计划的目标?

  2、半可控的:是否自己掌控的部分做好了?是否为别人完成的部分留出了空间?是否为别人完成的工作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

  3、不可控的:是否提前跟别人沟通?有没有敦促?有没有随时了解事情的进展?是否可能部分参与支持?

  经过这样的自我剖析我们可以对两个方面有基本认识:

  1、自己没有尽力的事情是哪些?

  2、不可控的事情或者不可控部分中,自己出过力的地方是什么?无法着力的是什么?

  然后,可以针对这些认识进行探讨,进而慢慢对事件有一个贴近本质和规律的看法。得出这些关于本质和规律的看法就是你未来能力的组成部分。

  自我剖析是自我成长的关键步骤。自我剖析不仅仅是自己去分析事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自身进行审视,看自己当时的思考和处理是否听取了他人的意见,是否开放了心胸,从而实现“求内”。

第五步:众人设问

  

  前面所有的步骤还停留在事件本身的圈子里打转,众人设问让复盘突破事件本身的局限,突破个人的见识局限,因为不同的人天热就会关注不同的信息,有自己不同的角度。通过众人的智力叠加,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认识。

  设问的内容——列出问题清单,找到关键成功的要素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更有效地推进整个过程。设问要多探索可能性,考察每一种可能性的条件,以及其边界。当这些被探讨清楚了后,问题基本上就一清二楚了。

第六步: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是复盘的最重要内容,可以说上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形成符合真相的认识。正确的规律和认识可以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升工作业绩,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规律和认识并不那么容易就被总结出来,别太快做出结论。过于轻易或者过于迅速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可能是假的,不符合事物真正的本质要求。

  总结规律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是因为没有仔细区分事物之间的关系,将相关关系当作了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并不具有解释作用,只有因果关系才能够说明前后事物之间的逻辑。符合因果关系总结出来的逻辑也才具有解释和指导的功能。也才具有普遍一致性和稳定性。

  为了防止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建立在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上,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问问题,找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逻辑背后的逻辑。总结规律主要是探究思维层面和假设层面的本质。总结规律的时候要注意规律的边界条件。总结出来的规律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规定。

第七步:案例佐证

  

  除了从因果关系上去验证规律外,为了验证规律的可信度,还应该用其他案例进行佐证。用因果关系来验证规律是从规律自身的逻辑出发;案例佐证则是从规律的适用性出发。

  案例佐证面临着案例选择的问题。案例应该是同行业、同类型的,不能选取跟所复盘事件无关的案例。案例也可以是同行业内其他人的事情。比如用自己复盘的结论去验证其他公司的同类事件。现在总结出来的规律要能够解释以前的案例。这是规律的包容性问题,这说明总结出来的规律越来越接近本质。

第八步:复盘归档

  

  经受了案例佐证后,应该来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个时候它们就是得到认可和值得传播的观念和规律。下一步就有必要对复盘进行归档。

  归档就是对复盘的过程和结论建立档案,形成有据可查的资料。它将复盘中得出的认识,以文本的形式固化下来而不是滞留在复盘参与人员脑中。

  归档将复盘得到的认识知识化,更方便传播和查阅。归档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保留复盘的智慧。复盘得出的认识就只以隐秘知识的形态存在于复盘参与人员的头脑中这是一种对企业和个人智力的极大浪费。

  归档还可以保留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归档提供了最真实、最准确的记录,保证每个人从复盘种得到的是同一的信息。归档让没有参与复盘的人也能掌握复盘得出的规律和观念,让他们可以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参考,少走弯路。为了让归档的文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归档的目录上应该包括复盘的时间、事件、参与人员、得出的规律等基本信息。如果进一步还可以有一个参照领域的项目,说明对于什么事件,此文档提供的认识有参考作用。这就是一个指南针,在人们不知道如何行动想从其他事件得到参考的时候,告诉他们可以参考何类文档。

  第八章:如何评判复盘结论是否到位

  

  在复盘的时候必然会遇到一个问题:复盘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就是真正的结论,有没有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或者是偏离的?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不能确定这一点就不知道复盘该在什么时候止步。是否要多次就问一问题进行复盘,连带着就是对复盘工作的重新评估:是否要继续往前推进、是否要继续探寻其他的可能。

演练评估报告(反恐演练评估报告)

  复盘结论正确与否最好的验证是实践。如果复盘得出的是真正有价值的结论,它必然能够指导后面的实践,使得实践得出我们期待的结果,这可以称为复盘结论的有效性。但是,一旦进入到实践阶段,则说明复盘工作已经结束,它依旧不是复盘当时就能确定的。

  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必须在复盘的当时作出判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四条原则来评判:

  1、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2、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3、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的连续的WHY或者WHY NOT的追问?

  4、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我们进行复盘,是希望总结出真正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个目的就说明,当我们将复盘的结论归结在偶发因素上,一定是错的。如果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经受住逻辑的验证,则这样的复盘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的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很可能说明复盘并没有真正到位。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则是具体的,各不相同的。指向人的结论难以作为规律性的结论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借鉴。

  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这里的“事”不仅是指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人之外的事情。

  在团队复盘的过程中,如果是这种外部归因,复盘结论如果仅仅指向人,很可能会破坏复盘本身的运作。因为很多人会觉得复盘是公司政治,是寻找借口,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复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为自身行为寻找借口,这就将目光从找到事物规律上转移了,走上了岔路。

  复盘的结论不是指向人,而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和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的连续的WHY或者WHY NOT的追问

  

  复盘得出的结论至少应该有过3次以上的连续的WHY或者WHY NOT的询问。如果次数不够,也可能意味着复盘没有找出真正的原因。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要穿越信息的迷雾,剥离表面现象直接抓住本质。想要一次就得出结论,除非是天才。

  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答案之后的答案这就是追问的目的。多问几次,对于复盘得出真正的结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是否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用其他的事情交叉验证复盘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复盘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用其他事件交叉验证也可以有效避免复盘得出的结论只适合特殊情况的现象。交叉验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风险,保证结论更接近真实。得出结论并不是复盘的目的,复盘是为了对今后的实践进行指导,帮助我们在后面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上面的几条标准只是让复盘的结论更加可靠,但并不能确保复盘的结论可靠。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应用,根据应用的情况不断修正提高,最终获得真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