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遗失声明

90条幅布(90条幅布色带是多少)

遗失声明 2023-08-11 69 抢沙发
90条幅布(90条幅布色带是多少)摘要:   自8月31日,改造一新的浙江美术馆重新开馆后,在上周六(9月2日)迎来了一大波迷弟迷妹们,差点儿又挤爆了新展馆,甚至惊动了馆内保安。据现场口音和工作人员的透露,貌似还有专程从台...

  自8月31日,改造一新的浙江美术馆重新开馆后,在上周六(9月2日)迎来了一大波迷弟迷妹们,差点儿又挤爆了新展馆,甚至惊动了馆内保安。据现场口音和工作人员的透露,貌似还有专程从台湾和日本等地“打飞的”赶来的粉丝,这些粉丝都是为了同一个男人——王铎。

  因为9月2日,“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正式开展,之前的种种预告已经勾的迷弟迷妹们心痒难耐。

  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

  时间:2017年9月2日—10月15日(周一休馆)

  地点:浙江美术馆7、8号厅

  开展当天,“学术大咖”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的讲座《王铎临古的创造性》被早早秒约的观众和没能预约到的现场粉丝围得满满当当。没座位了?那就里三层外三层的站在最后或席地而坐旁听。

现场是这样的

↓↓↓

  

  随后,薛龙春教授带领大家前往展厅,对展览做了详细导览。然而人气爆满的现场,让薛龙春教授被淹没在了人潮中,而小编也被大家的热情挤出了二里地,苦寻无果,只闻其声。。。

现场是这样的

↓↓↓

  

  

  

  

  

  王铎与杭州的缘分不浅。

  1627年,王铎任福建考试官,沿运河途径杭州府。

  1644年春,王铎和梁羽明避难杭州。曾作书卷,后跋文“行舟雷锋四六桥前”等句。

  1645年,王铎同清贝勒博洛至杭州。时有一轴,款识为——

“到杭州已逾时,稍暇,守愚养拙,聊以遣,每承欢眷拜谒。

乙酉六月,王铎。”

  如今,浙江美术馆在新开馆之际举办此次大展,是王铎与杭州的又一次缘分。

  展览以“健笔蟠龙”为名,萃自吴昌硕跋文之“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句。此跋附于王铎所作草书卷后,已然点明王铎草书之“险”“健”势态。展览共展出王铎书画作品50多件,其中书法为多数,而书法作品中,以草书居多。虽于今世,王铎凭其书法著名,但他也作画,清人张庚称王铎山水“沉沉丰蔚,意趣自别”,又褒其花草“超脱名贵”。此次展览,山水、花卉亦在列,基本反映了王铎的艺术面貌。

那这个王铎到底是何许人也?

为何会有如此魅力,秒杀当今小鲜肉?

  

  王铎,明末清初书画家 。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另有最新文献确认为1593年的1月12日出生)。曾就任明清两朝礼部尚书。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他有“神笔王铎”之誉,他以其独特的书风和书学成就,确立了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然而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离不开他坎坷悲情、阅历超凡的一生所带来的情感体悟,万千情绪汇聚于笔尖,化为无形之力,书写心中感慨。

  

王铎 自作文“吾洛与津为寇破”

  “文语”,为王铎所创。它是信札或赠予他人之言,只不过写在了扇面,或者立轴长卷。(薛龙春《王铎应酬作品的统计研究》)而这一条幅,内容并不合乎诗格,又非临帖,却是一篇长短有致的记叙小文。何不将其视为王铎写给王铎的“文语”呢?

  其写道:“吾洛与津为寇破,幸在山岩,渡河南行,雪冰涩粳。及至白门,乱寝复逮。中琴书如蜗牛角。丈夫何地不可栖,龙湫雁宕可为菟裘之处。”其中“洛”、“津”指河南府所辖的洛阳县与孟津县,后者即王铎老家。

  此书款识“癸未二月,至燕矶书事”。癸未(一六四三),第两年明朝灭亡;燕矶,即燕子矶,是南京城的名胜。王铎曾掌南京翰林院事,赴任途中亦遇“寇”(农民军)。上任那年,与好友张湛虚同游燕子矶。当写下这条幅,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王铎再至同一地点,而到来前历经了恍如当年的遭遇,甚至更惨痛——

  自幼清贫坎坷 坚韧努力

  这位有着“神笔”之称的王铎,自幼经历坎坷,堪称坚强励志哥。明末土地兼并、赋税沉重,令家境愈寒,却培养了他顽强坚韧的品性。十四岁才开始读书的他开启学霸模式,十六岁入庠,三十岁中举,天启二年三十一岁时,殿试名列三甲,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同期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的还有倪元璐、黄道周,当时人称“三株树”和“三狂人”。“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同为储相”,获得了仕途中很高的起点。

“余少年贫,衣食为艰,鲜有掖者。余复压然,不求人怜”。

  崇祯十一年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馆员等职,秋讲日进讲《中庸·唯天下至圣章》,“力言加派,赋外加赋,白骨满野,敲骨剥髓,民不堪命,有司驱民为贼,室家离散,天下大乱,致太平无日”,遭到崇祯帝切责,满腔热血直言进谏的他心中郁结,对政治失了热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三日,福王朱由崧称监国于南京,弘光朝廷建立,入阁为次辅,次年清军兵临城下,五月十五日,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王铎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出城受降。

  而这之前,他的两儿两女、父母、妻子等亲人的相继离世,令本就因避难清贫的他,更加孤苦无依,备受打击。

  

王铎 自作诗《峨嵋山记游》

  

王铎 王维诗《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受降清廷为贰臣 受尽冷眼

  清顺治三年(1646年),王铎接受了清廷的任命,成为之后乾隆口中的“贰臣”,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同年晋少保。顺治九年病逝故里,谥文安。为清朝服务7年,官位却并未有提升。

  “贰臣”,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在当时封建社会,此称号有辱臣子名节之意。

  受当时儒家的伦理思想影响下,为官不可“一仆二主”的准则,令他收到很多不公与冷眼。 王铎入清以后,大节已亏,颓然自放,“按旧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欢间作”。明末清初的时局现况,令其对政事渐冷,王铎更多的倾心文学艺术,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及诸多诗文书画传世。

王铎 临《汝帖》1646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的艺术造诣

  取自“二王” 自成一格

  王铎擅长真行草隶各体,楷书师法钟繇, 又学颜真卿及柳公权,笔力洞达, 既端正庄重, 又显灵气俊逸。行草书最为世人所重,宗法“二王”, 后得力于宋米芾, 其手卷苍劲跳跃,布势连绵, 变化神出。六尺到丈二巨幅立轴, 写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雄健悠肆, 骨力畅达。王铎长于布局取势, 章法奇特, 为明未清初在草书上最具成就的书家之一。他与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等书家一道, 提倡取法高古,开展复兴书坛的活动,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气,开创了明末清初大写意书风格局。

  王铎的大写意书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在用笔上求“变”,错落有致,正欹相生,通过粗细、润澡对比强烈,给人造成惊奇的视觉效果;二是在用墨上求“涨”,创新性使用涨墨,使笔画自然渗化,造成一种模糊、浑沌、残缺的美;三是在结体上求“险”,结体紧密,姿态欹侧,追求奇险又能纵敛适宜,刚柔相济,通过正欹、聚散、伸缩等夸张组合,大开大合而富于动感;四是在章法上求“奇”,布局大小参差、刚柔相济,丰富多样;五是在幅式上求“大”,其书法多是大轴长卷,其气势上雄浑博大。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1650)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1649)

  以上两件所临的是同一帖——《冠军帖》,原作者相传是东汉张芝,可见于《淳化阁帖》《大观帖》。王铎有跋云:“淳化、圣教、褚兰亭,予寝处焉。……丁亥冬十月倏失此,搜床褥匦笥不得,如割如燔……丁亥十月二十日”。由此可见《淳化阁帖》是如何相伴在王铎左右,被其珍视。以上两件的参照本,大抵出自《淳化阁帖》。拓本图片见下:

  

《冠军帖》(淳化阁帖游相本第二卷)

  原拓本每页纵25.1厘米,横13.1厘米。之于这两件展品,王铎将其临在了不同的形制、材料上,并且两件都是节临,临的拓本不同部分。

  日临万字 却非“规规摹拟”

  王铎书法上追“二王”,高扬“独宗羲献”的旗帜始终不渝,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王铎早年临习《圣教序》,无论形神笔墨,均足与古人比肩,自云:“《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习之。”师古临帖是王铎书法艺术的重要特色,他一生都在勤奋地临帖学习,“铎每日写一万字,自订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五十年终日矻矻而不缀止。月来病,力疾勉书。”他甚至提倡“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跂彼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跋《琼蕊庐帖》)。

  

临褚遂良书杜甫《曲江对雨》诗 17.5cm×52.5cm 1634年 天一阁藏

  他临帖拟古,并非一味“规规摹拟”,从他大量的存世作品看,他把临古和创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有经典的元素,又有自己的风格,他汲取魏晋书家中和典雅的韵致以节制个人创作狂放纵逸的“度”,勿使自己偏离书法本体,避免陷入“野道”之中,同时,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情态去临写古人,使之成为一种创作形式。他临王羲之最多,但却用了几十种笔法、体制来临,以遗貌取神的意临来逆反古人,摆脱古人。此外,王铎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但又“强项不肯屈服”于虞世南、柳公权、米芾等先贤,这是王铎胆大与气魄的表现,也是他此后研习各家流变、独树个性规模的基准点,反映了王铎的书法史观和对自我的高度清晰的认识。

  从明天启到明崇祯初年,王铎任职翰林院,从而有机会看到皇家内府的庋藏,大量的晋唐真本书画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视野和鉴赏水平。除能见到各类刻帖碑拓外,众多的唐宋元明经典作品上还留有他的题跋。从这些题跋中,可以欣赏到他极为精到细致的书法佳作,又可作为研究王铎书画师承关系的资料。这种博览和鉴赏的机会是其他艺术家不可企求的,也是攀登艺术制高点的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

  

王铎 《西山紫翠图》

  书法取自“二王” 自成一格

  后世肯定其艺术成就

  王铎生活在明清之交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江山易帜的特殊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他充满矛盾而苦难深重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激发了强烈的艺术创造性。他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清朝统治集团中又受到诸多猜忌和防范,故国楼台、旧朝往事,功名理想烟消云散。精神上的压抑和折磨转而为书法艺术上的寄托和放怀,书法成为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终门径。这种倾注和释放,使王铎的书法艺术开创出魏晋以来全新的视觉面貌。

  在“二王”中和艺术审美外建立起磅礴雄强的视觉冲击力。清王宏撰《石氏斋题跋》评:“文安学问才艺,皆不减赵承旨,特所少者,蕴藉耳。”清吴修《昭代尺犊小传》:“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对其推崇备至,赞誉:“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推第一”。启功先生说:“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代表了后人对王铎书法艺术上的高度肯定。

  (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近代书法家沙孟海

  在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与时代的背景后,才能更准确的欣赏王铎的艺术造诣,与独特风格。而随着对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内含无数惊喜与不同见地。

  作品欣赏

  

自作诗《送友》 180cm×58cm 1636年 故宫博物院藏

  

自作诗《好懒》 298cm×52cm 1642年 故宫博物院藏

  

临王操之等帖 17cm×53cm 1650年 故宫博物院藏

自作诗《问点平彭子作》 236.5cm×53cm 1651年 西泠印社藏

仿董源山水 186.8cm×51.2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 189cm×53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90条幅布(90条幅布色带是多少)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