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遗失声明

承德市公证处(承德市公证处电话)

遗失声明 2023-09-09 60 抢沙发
承德市公证处(承德市公证处电话)摘要: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值班编辑小许,本期百科承德我们继续说老承德的事儿!最近,我们收到一位网友的询问:承德西大街的三座牌楼,历经了百年历史,记录了承德的辉煌与沧桑,能否请尹老为我们讲讲...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值班编辑小许,

本期百科承德我们继续说老承德的事儿!

最近,我们收到一位网友的询问:

承德西大街的三座牌楼,历经了百年历史,

记录了承德的辉煌与沧桑,

能否请尹老为我们讲讲这三座牌楼的“前世今生”?

尹老的回答,

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承德历史课!

  尹老说,早年间,老承德有头有脸的人都居住在“御道”西大街附近。

  而在西大街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这三道牌楼!

  我们查阅《热河志》,上面并没有明确记载御道上这三道牌楼的建立时间,

  但是,《承德府志图》上有一张图,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画有三道牌楼,

  那大概已是在道光六、七年了。

  也就是说,西大街的三道牌楼在清道光六年以前,就已经修建完毕。

  尹老说,西大街是条“御道”,因为每次皇帝来承德都要经过这条路,皇帝走的路必须要彰显皇家气派高大威武的特色啊,要不怎么展现呢?修建高高的牌楼最对路!

  三座牌楼之间距离1.5公里,牌楼结构优美,设计古朴,刻画精致,宏伟壮观。

  牌楼上匾额的词句均有深刻用典和含义。

  头道牌楼上的“光天化日”是天平盛世之意。

(头道牌楼)

  二道牌楼上的“九功惟叙”是吏治清正,国家安定之意;

(二道牌楼)

  头道牌楼和二道牌楼的架构基本一样,都是四柱三孔的形式,中间的空档较宽,两边窄,四根支柱在石头底座上,石座上有精细雕刻的花纹。

  三道牌楼上的“八表同风”意为“四海同风,天下一统”。

(三道牌楼)

  三道牌楼和前两座稍微有点不同,它的格局比较特殊,中间档是两根支柱,两边是垂花门似的垂头形式,看起来很古典。

  为什么要建这三座牌楼?

  尹老说,除了象征着皇室的威武,还象征着百姓安居乐业,政府廉洁,是盛世的象征,也是城市文化的标志。

  俄国蒙古学学者波兹德涅耶夫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曾访问承德:

  而后在其著作《蒙古与蒙古人》一书中提到,在承德人的概念中,只有在“九功惟叙”牌楼以内才算是府城,头道牌楼与二道牌楼之间是官衙区,二道牌楼以东西大街是城内商业区精华,当时这里共有商家124处。最富有、最漂亮的铺子多出售服饰和纺织用品,

  可见当时承德西大街的繁华程度之高。

  说是“御道”,实际上西大街并不是只有皇上才能走,平时这里很热闹,可以说算是承德的“中心区域”了,“吃喝玩乐游购娱”在这里差不多都能找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繁华商业街。

(马市街商业街)

  “

  波兹德涅耶夫是这样记述马市街和板棚街商业状况的:“这里有城里最大的店铺。这些店铺中资金最充足的是经营日用百货的‘永聚隆’商号,而最大的店铺则是金成永商号,属于一家由山西商人合伙办的商行。金成永是承德府唯一出售成批丝绸的店铺。”直至民国年间,这条商业街依然保持着往日的繁华,这里有双义栈、天成发十余家京货店,专营糕点的名远斋,油磨业的大德泉,德新印刷局,染坊魁聚染,生产楠木作的桌子铺,糖房、木工厂及两家旅店等。

  

(热河杂货店:陈列大部分日用品多位蒙族群众喜欢的商品)

  按照这样的说法,当时的御道是承德市的主要街道,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南营子大街。

  据说,如果皇帝要来承德的话,先锋营(骑兵)们就会骑着马先来“探路”,牌楼上张灯结彩,用清水泼街。承德的各级官员道台、都统、府官、巡检等都要来到头道牌楼外,穿着袍子跪拜,“整装待发”。

  “

  《中国历代帝王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皇帝大军,昼行夜宿,经过整整8天时间,终于进入热河街。驻热河的大员听到前锋营通报以后,热河都统、道台、协领、承德知府、县官,以及避暑山庄总管等,都要到头道牌楼前面来接迎。”

  后来,嘉庆、咸丰两个皇帝都死于承德,相传移灵队伍就是通过这三座牌楼间的御道,抬着灵柩返回京城的。送灵那天,各个府衙的官员和百姓们也都站在御道两边为皇帝送行。

  这三座牌楼,恰好把整条西大街分割成了三个部分。

  正如波兹德涅耶夫所说,头道牌楼和二道牌楼之间,分散着官衙、书院、还有几处寺庙和承德府学教授署,城隍庙、龙庙、文昌阁。

  承德府学教授署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

(二道牌楼下的人力车)

  二道牌楼到三道牌楼之间,有一些糕点铺、药店,文房四宝和卖古玩的。

  花生豆和烧酒、烟斗烟盒、串珠手镯等等很多店铺。

  “

承德市公证处(承德市公证处电话)

  波兹德涅耶夫说,这里能看到的中国货有:各种花瓶、瓷碗、木碗、吸鸦片的工具、烟斗、烟盒、串珠、手镯、巾帕、丝线、棉线、玻璃画和用于标志官吏等级的帽顶子。欧洲货最多的是玩具以及怀表、挂钟和座钟、白铜羹匙和碟子、各种吸墨器、照片、烟卷等。西大街还有几家鞋铺、30家药房和药铺、食品店、银楼、陶器店、毛毡铺等,特产是桌腿可以折叠的楠木桌,这类作坊共有十来家。

  

(御路上卖绣枕的姑娘)

  三道牌楼火神庙附近做买卖的多,各行各业各种杂货铺,据说一直能排到宫门口。那景象或许比现在还要热闹吧!

(三道牌楼“同仁堂”旁边的街头货摊)

  1987年,西大街改造,原来的街道两边房子都拆了,西大街的古建筑也都不复存在。“市中心”也早已从西大街转移到了南营子大街。但西大街还像从前一样,总是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声鼎沸。

  

时光荏苒

至今,西大街仍然矗立着三座牌楼

沿街店面也都换成了古代建筑的样子

但是过去的许多东西我们还是看不到它最真实的模样了

历史需要铭记和传承

多希望百年以后

现在城市的样子还能完整地呈现给未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